56个村级光伏电站年发电量总数约400万千瓦时,项目可持续运营发电25年,仅村级光伏电站每年就可以节约标煤1200多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000多吨。
而其中大全2020年预计产能为7万吨,协鑫10.8万吨(新疆协鑫为6万吨)。据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严大洲日前讲座的相关数据显示,世界前十多晶硅企业中,中国独占7席,2019年该七家企业产能为55.2万吨,占全球产能的81.8%;产量为42.4万吨,占全球产量的83.5%。
而现今组件厂商压力巨大,据某一线厂商介绍,上半年签订高效单晶组件价格主要集中在1.4-1.5元/W,而今高效单晶双面组件价格达到1.60元+/W价格,0.2元/W左右的差价将严重影响合同的执行,如果此价格成为成为常态,或将对项目落地产生重要消极影响。而此无疑进一步影响了多晶硅的供给。其实多晶硅价格暴走主要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几点:其一,大全、协鑫两起事故。6月2日大唐5GW组件集采开标,价格区间在1.40-1.455元/W。同时,硅业分会报道显示,截止到上周,正在进行检修的企业有3家,预计检修结束时间均有延后,而国内在产的多晶硅企业则维持在11家。
当然,上述三个原因主要是多晶硅产能与供给方面受到影响。此或者可能进一步支撑此观点。但随着并网规模加大,下半年新能源消纳仍存在一定压力。
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同比增长0.88%。他补充说,光伏发电的成本主要是一次性的投入,运行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多个行业受冲击,光伏发电却迎来逆势上扬。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日前发布消息称,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量1278亿千瓦,同比增长20%,光伏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3.8%,较去年增长约0.8个百分点。
而10年后,全球年新增光伏装机或将达到1000GW水平(目前为100GW)。56个村级光伏电站年发电量总数约400万千瓦时,项目可持续运营发电25年,仅村级光伏电站每年就可以节约标煤1200多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000多吨。
据悉,力诺电力集团就是其中之一,积极开发平价上网光伏发电项目,去年先后启动了近200MW项目的建设。目前实现了发电侧平价上网,预计明年就将实现用户侧的平价上网,这将在极大程度上打开了光伏应用的规模空间,无论是从清洁性、经济性还是规模性上来比较,光伏发电都有其他任何新能源无可比拟的优势和作用。每年安装量将有六七倍以上增长位于山东商河县西北部的特色新能源小镇怀仁镇,拥有40兆瓦光伏电站、56个村级光伏电站、830户屋顶光伏电站等光伏项目。这些光伏技术的进步让丁文磊的公司在降低成本上充分受益。
不过,如今的他不再为补贴下调而纠结了。跨过售电侧平价上网这道坎就在两年前,光伏发电的行情还没有那么乐观。2018年6月,192家户用光伏企业联名建言能源部,对当时被业界人士称为史上最严苛的降低补贴强度的光伏531新政提出诉求,建言信虽然支持下调补贴强度的政策方向,但认为新政对所有光伏企业一刀切的做法值得商榷。日前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稳步提升,消费结构清洁低碳转型逐步推进。
2023年比2018年,煤炭压减5年要实现5000万吨。光伏系统造价下降得太厉害了,今年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0%-30%,极大增加了投资商的收益,在疫情影响下,大基建成为资金热捧的对象,光伏更是首当其冲。
这些数据给行业带来了更多的信心。相比之下,户用光伏更值得提倡。
丁文磊则表示,光伏技术应用更新迭代比较快,从近两年的PERC、叠瓦、半片再到异质结、topcon,各类新技术、新工艺眼花缭乱,下一步究竟哪种技术能胜出,并带领光伏行业实现产业升级,值得密切关注和跟踪因此,下半年光伏行业值得期待。龙头光伏企业继续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技术创新加速,成为行业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这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头部企业利稳量增。下半年随着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将带动整个产业链兴旺,光伏企业业绩也会不断上扬。今年上半年,PERC+SE+9BB已成为头部企业的产品主流,PERC单晶电池平均量产转换效率达22.4%-22.5%,最高量产转换效率接近23%,PERC多晶黑硅电池转换效率达20.6%。
同时,新基建将给光伏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比如充电桩+光伏特高压+光伏大数据中心+光伏等应用。与此同时,光伏系统转换效率提升接近10%,一升一降为光伏行业打开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市场高级经理唐正恺说,光伏发展硬件成本逐年降低,推动光伏行业度电成本的下降。同时,光伏电站建设成本不断下降。
下半年市场可期王勃华说:今年下半年,在竞价、平价、户用等项目的驱动下,国内光伏市场将实现恢复性增长,并有望在今年四季度迎来装机高潮。丁文磊说,今年上半年光伏系统整体造价同比下降40%-50%。
4月以来,光伏行业表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丁文磊表示,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光伏企业均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虽然行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产能并未全部释放出来。产业规模持续增长王勃华表示,面对上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光伏企业凭借坚强的韧性,仍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同时,我国光伏企业阿特斯和晶科接连两次打破多晶电池研发效率,其中最高效率达23.81%。
下游应用市场的稳步前进离不开上游制造环节的有效支撑。王勃华表示,2018年上半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同比下滑1.6%,2019年上半年同比下滑52.5%,今年的小幅上涨是近3年来的首次正增长。
王勃华表示,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下滑,随着3月各地复工复产的逐步加快,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逐步落实,光伏行业各环节主要企业将满产满销。我对下半年光伏市场持乐观预期。
龙头企业凭借制造成本、技术研发、盈利能力等优势,将获得更多的订单,利润也会越来越高。山东航禹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文磊也表示,今年上半年,隆基、通威、晶澳、爱旭、晶科等光伏企业纷纷扩产增能,带动整个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光伏行业中的硅材料、设备、相关辅料等上市公司的业绩得到大幅提升。
王勃华说,今年上半年,天合光能、晶科、晶澳、阿特斯等组件龙头企业纷纷发布超500W组件产品。从应用端看,今年上半年,新增光伏装机11.5GW,同比增加0.88%。逆变器、组件、支架成本占光伏电站建设的60%-70%。虽然今年新增光伏装机量涨幅不大,但结果仍令人欢喜。
陶冶说,今年下半年预期新增装机近30GW,全年光伏新增装机达到40GW。成本下降是驱动力光伏制造端价格继续下降。
受益于组件、逆变器等设备价格的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地面电站建设初始全投资成本已降至3.96元/瓦,较2019年下降约13%。其中集中式电站7.07GW,分布式电站4.43GW。
正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在日前举行的光伏行业2020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所言,我国光伏行业上半年虽然发展情况很不好,但表现还不错。市场研究机构WIND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在已披露半年报业绩预告的19家光伏企业中,预增、扭亏、略增的公司高达15家,预喜率近80%。